半岛全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医教协同是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理顺医教关系,搭建协同平台。推进高度融合的医教协同,需要全面把握医教协同内涵、特点、关系、行动逻辑和本质要求,遵循医学教育发展规律,切实理顺高校、附属医院、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搭建医教协同实施平台。首先,搭建学校与政府间的协同平台,获取政府政策支持、教学支持、科研与实验项目支持、人才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支持。其次,搭建学校与医院的协同平台,把医教协同融入到日常管理、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中,建立起医疗与临床教学、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素质提升与人才使用的良好平台,促进医教协同深度融合发展半岛全站。
构建协同路径,推进纵深发展。借鉴国内外医教协同成功经验半岛全站,探索“医药协同”“医教协同”“中西医协同”“医文协同”等四个协同人才培养路径。一是医药协同路径。坚持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加强临床医学、药学学科建设,增加中医类、康复保健类专业,以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强化医学药、药学医思想,拓宽学生知识面和综合素养。二是医教协同(狭义范围医教协同)路径。坚持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半岛全站,着力优化临床教学基地结构,建立“省+市+县+社区”立体式多层次教学基地体系,涵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医、妇幼)、社区(乡镇)卫生院、养老院等,满足不同教学活动需要。丰富实践教学方面,在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助产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设置半年至一年的临床教学。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养老院等机构开展课程见习、课外专业实践活动,在县级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所开展假期社会实践、健康扶贫等活动。三是中西协同路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加强学生中医、中药、康复和健康指导能力培养半岛全站,在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增设相应的适用课程,组织中西医结合特色教材编写等。四是医文协同路径。坚持以培育学生医者仁心素养为核心,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制定院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坚持“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专业为用”理念,将原思想政治类、人文社科类和公共基础类课程整合为通识类课程,增设《生命教育》《健康与健康能力》《有效沟通》《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同时推进“爱心”文化建设,加强青年志愿服务,组建“爱心社”“天使血库”“急救技术社”“康复技能实践社”等特色社团,引导学生深入社区、学校、养老院、福利院开展爱心服务,以及 “三下乡”送医送药送文化服务。
强化保障措施,提升育人质量。医学教学的目标是提升教学与医疗水平,与医院“救死扶伤”、维护健康紧密相关。深化医教协同,必须在强化保障措施中切实提升育人质量。一是强化教学育人理念。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医学教学,贯彻“三全育人”要求,构建课程育人等育人体系。坚持医学教学的思想政治性,突出抓好思政课,全面提升医学人才政治素养与品德修养。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半岛全站。优化配置各种优势教学资源,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围绕学科定位、学科远期规划、学科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强化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强化专业技能考试与教育质量。坚持以专业技能考试通过率为专业技能培养的指挥棒,赋能学生岗位胜任力建设。同时,坚持以教育质量评估认证为抓手,对照认证标准,逐条改进提升,持续推动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