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安庆之声近日,“百日咳”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这种古老的疾病为什么突然多了起来?对于百日咳,我们能做些什么?日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近期百日咳多见这一现象发表了见解。
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其中,1月报告百日咳15245例,其中死亡5例;2月报告百日咳17105例,其中死亡8例。
从数据来看,2024年前两个月的发病数已经接近2023年全年,报告的死亡病例数已经达到2018~2023年的总和。
4月12日,安徽省卫健委公布2024年3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小叶医探”注意到,2024年3月安徽省百日咳发病数为672例,报告发病数居乙类传染病前五位。
张文宏认为,百日咳是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半岛全站,之所以最近多见半岛全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保护率有所下降。没打过疫苗半岛全站,得百日咳会比较严重。打过疫苗不代表不会感染,但症状持续时间会缩短,即使感染了,咳嗽1-2周也就好了。孩子打了疫苗在幼年期可以维持一定的免疫力半岛全站,幼年期过后,青少年对百日咳鲍特菌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这时如果出现咳嗽时间较长,要注意是否是百日咳引起的,只不过以前没有被大家注意到。
二是各大医院加快了对百日咳鲍特菌的检出。百日咳鲍特菌的传播性很强,容易传给周围的人,而且它有个特点,发热的情况不像流感或支原体肺炎那么明显,如果不进行专门的检测很难查到。这次大家看到百日咳多,主要原因是疫情后各大医院加快了对百日咳鲍特菌的检出。
“近期,我们已经陆续接诊多例百日咳患儿。”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平路院区儿科主任郑武田称,百日咳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声音较为特殊,类似鸡鸣声。同时咳嗽持续的时间长,病程可长达数周甚至数月。患者咳嗽发作时,可能出现面红耳赤、口唇发紫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百日咳患儿可能感到疲倦半岛全站、无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度或中度发热。患儿有时咳嗽后会呕吐,眼部出现眼结膜出血,夜间咳嗽可能加重,影响睡眠质量。在咳嗽剧烈时,可能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郑武田说,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但成年人患百日咳症状普遍较轻,婴幼儿仍是高风险人群。儿童近期如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百日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传播给他人。它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可能引发肺炎、肺气肿等并发症。同时,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惊厥、脑病等。长期咳嗽影响营养吸收和睡眠,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郑武田特别提醒,百日咳严重情况下可引起心力衰竭,需要引起重视。
按时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的关键。郑武田建议,家长们要高度重视儿童百日咳,通过及时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当及时就医,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如果孩子得了百日咳,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
百日咳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抗生素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可以使用止咳药物缓解咳嗽症状,清除痰液缓解咳嗽等。”郑武田提醒,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包括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将患者隔离起来,防止传播给他人。
此外,患者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同时,及时治疗肺炎、脑病等并发症。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吸氧等呼吸支持。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和健康清淡的饮食,引导患者多喝水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