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一、 科研动态 (一) 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 确保医务人员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近日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习强调,指挥调度、后勤保障要科学到位,对医务人员舒缓压力、生活保障、必要休整、精神鼓励务必及时加强落实,一定要保证在湖北(武汉)医疗队伍安全有序、统筹协调、有力有效、及时迅速开展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习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给全国特别是湖北和武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送去党中央的关怀。他在北京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亲切慰问广大医务人员,并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根据党中央部署,全国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军队系统已派出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
17年前,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与才归国的国药中生集团总裁、党委书记杨晓明打了一场“遭遇战”。作为疫苗“老兵”,他深知条件、平台不足是当时的科研国情,疫苗研发时间长、以10年计、是“远水”。17年后,迎战新冠病毒,他说:过去十几年的国家科技支撑,让中国的疫苗研发技术、平台、体系逐渐和国际接轨,疫苗从研发到生产是个长链条,我国的制度优势将凝结各方力量,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流程。有数据显示,迎战SARS,从公布病毒的基因组到研发出可用于人体试验的疫苗,人类用时约20个月;迎战寨卡病毒这一过程用了6个月;而现在,这个时间或许将更短。“疫苗是接种进健康人的身体里,每一支疫苗都必须经历科学、严谨、规范的研发;疫情当前,研发又要与病毒拼速度。”杨晓明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就如同“高速走钢丝”,既要争分夺秒又要以人民的健康安全为准绳,丝毫不逾越。1月22日,国家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第一批应急攻关项目启动,快速疫苗研发是重要研发任务之一。国家成立了科技攻关组,发挥全国一盘棋的体制优势,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研发、监管、临床、生产同步行动,夜以继日,全力以赴,以最快的时间早日研发出新冠疫苗。多项技术路线同时着力疫苗研发为了提高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研发生产的成功率,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在2月4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科技界正在并行推进多个技术进行疫苗研究,以便能够早日实现疫苗研发的成功半岛全站。“传统的方法是灭活疫苗。”杨晓明说,“现在还有多个新的技术路线,比如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或mRNA疫苗等。”传统的灭活疫苗工艺“原汁原味”,是用被杀灭的病毒刺激健康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出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达到预防疾病目的。“灭活疫苗是将新冠病毒培养后,进行灭活和纯化制备成疫苗。灭活疫苗可由整个病毒组成,也可由其裂解片段组成。”杨晓明表示,在面对新发传染病时,灭活疫苗研发的工艺路线比较成熟,各个质量控制点和评价方法明确,规模化生产工艺对接容易。重组蛋白疫苗则更像是用病毒的“人造蜡像(一部分)”,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功能基因在细胞或微生物中大量表达,经过纯化后制备的疫苗。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所在团队负责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研究,她此前对媒体表示,“团队以前做过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苗,效果很好,现在是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新冠疫苗的研究。我们正在以小时为单位向前推进,争分夺秒。”mRNA疫苗把蛋白合成的部分交给人体,效率更高,是用病毒的“人造蜡像”的“设计图纸”形成免疫记忆。“mRNA疫苗是指在体外合成病毒的相关序列mRNA,将mRNA传递到人体细胞内形成免疫。”上海斯微负责人李航文表示,mRNA疫苗的生产无需依赖细胞扩增的过程,生产更容易放大。而且先期合成快,一旦在活体动物中验证能够产生有效抗原将很快向下推进。另一种被称为病毒载体疫苗的技术,它让“从良”的病毒形成免疫记忆。通过在体外改造病毒,在细胞内大量扩增、纯化后制备的病毒载体疫苗,是把病毒进行了“移花接木”的改造,使其“从良”,然后在健康人体内形成免疫记忆。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说得形象: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综上所述,几种技术路线,无论是“原汁原味”(灭活疫苗),还是“蜡像”(重组蛋白疫苗),还是“图纸”(mRNA疫苗),再或者用“从良”病毒(病毒载体疫苗),都是为了向健康的人体引入一种无害或者有轻度影响的物质,让身体形成免疫记忆,再遇到病毒时,激发免疫系统作战取胜。多条赛道给出时间表?离全民防疫越来越近2月1日,科技部启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中关于疫苗研发的应急攻关项目经过前期摸底和申报,正式开启。每个技术路线都由多个单位形成合力,从企业到科研院所再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全面开启夜以继日的研发工作。“2月6号半岛全站,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批试验用mRNA疫苗的生产,产品自检合格,包装mRNA的纳米颗粒非常均一,达到相关标准,也经过了相应的检定。”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项目负责人介绍,2月7日,mRNA疫苗接种到试验小鼠身上,开始免疫原性评价。这部分检测mRNA疫苗作为“图纸”进入正常小鼠之后,机体有没有根据“图纸”合成出特定的蛋白质,起到抗原的作用。如果抗原和新冠病毒抗原相似,那么才会形成新冠病毒的免疫记忆。2月11日,相关单位启动了在动物模型上的攻毒试验,看接种了这种疫苗的小鼠是否会在新冠病毒攻击后仍能健康,并与未接种疫苗的小鼠进行对比。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mRNA的研发进程已经远超预期,展示了快速应答能力,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动物实验,一个月之内可以基本上明确不同的mRNA疫苗哪种保护力最佳。初步计划4月将进入安全评价阶段,通过后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审评审批方面需要协调多部门前期进入,加速推进;生产方面,目前满足疫苗生产要求的生产规模可完成1万人份/天,需要在全国不同的地方建立mRNA疫苗的生产线。重组蛋白疫苗方面,新冠病毒中的S蛋白是最主要的抗原蛋白。“能够激发免疫力的只有一小部分半岛全站。”严景华解释,目前的工作把这个最重要的部分拿出来,其他可能产生副作用的抗体的部分去掉,并设计了提高免疫活性的全新结构。目前,该类疫苗已经完成了抗原设计、筛选、小量表达和小鼠免疫等试验,正在进行有效性评价等研究,预计3月底初步获得动物有效性评价结果,4月建立生产工艺,5月获得符合注册要求的疫苗产品半岛全站。病毒载体疫苗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步通过重组腺病毒来表达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第二步制备毒种库。然后再重组检定合格、进行中试放大、工艺设计等。同时在动物模型上来评价动物保护性。目前该研究处于病毒毒种的构建阶段,已经重组出表达抗原能力高效的毒株,力争4月30日能够申报临床。传统的灭活疫苗方面,中国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病毒接种细胞,完成了病毒细胞的适应性传代培养,并合作开展了感染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工作。同时并行开展了检测检定方法的建立工作,完成下游纯化方法的建立,并初步建立病毒灭活疫苗的质量标准,一旦灭活疫苗筛选完成,后面的工作将水到渠成。目前计划9月中下旬生产出合格样品申报临床试验。“高速”开跑:少不了过往的“战疫”积累“多个技术路线并行就是为了早点研制出能够抗击疫情的疫苗。”杨晓明说,用“心急如焚”来形容各界对疫苗的期待丝毫不过,但对于科学家来说,除了要“快”还要“好”,即尊重科学规律,实现安全、有效。怎么才能好?过往的疫苗研发经历和平台,将大大缩短研发时间。“非典时期,SARS病毒疫苗已经推进到了临床试验阶段。”杨晓明说,本次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有相似性,最起码是同类的,因此对于SARS病毒的灭活疫苗的生产路径、基础数据和实践经验,对于现行研究至关重要。对于灭活疫苗来说,涉及安全性方面的疫苗株的培育、细胞基质的适应、规模化的制造,工艺质量稳定性的探索等工作有了初步的方向,可为疫苗研发缩短2-3年时间。所有这些技术平台,为灭活疫苗的“高速”开跑奠定了基础。重组蛋白疫苗方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科院微生物所T细胞免疫调控研究组研究员孟颂东表示,在疫苗佐剂方面,团队研究出了目前唯一用于临床的天然佐剂——gp96介导的T细胞佐剂,两年前已开始中试化生产。重组蛋白疫苗方面一旦找到了免疫细胞的“激发蛋白”,一个月之内可进入动物实验阶段。病毒载体疫苗方面,中国处于“领跑”地位。2014年,短短四个月,陈薇团队将世界上首个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埃博拉疫苗推入了临床研究。经过严谨的1、2、3期临床试验,于2017年10月19日成为全球首个埃博拉疫苗获批新药。陈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相信我国科研人员的速度,疫苗不会是“马后炮”。从串联到并联:“国字号”平台推进疫苗检定和生产规模化的培养技术平台、规模化纯化平台、质量检测评估体系……科研攻关后,无论哪种技术路线出来的疫苗都需要突破生产关。“疫苗是需要大规模生产的,再好的疫苗,如果产量不够,不能广泛使用,也难形成人群的免疫保护屏障。”杨晓明说,在国家重点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的支持下,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科技投入,各个专业研究院所、专业检定机构,包括中国生物在内的央企、民营企业及高校等,形成了疫苗综合性技术研究开发大平台体系。按照常规的疫苗审评审批流程,临床研究者要向国家药监部门提出疫苗一次性临床基地申请,经核发批件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临床样品必须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定合格。临床方案需通过第三方伦理委员会通过和国家药审临床专家认可,方可开展临床试验。“目前的联防联控机制下,相关部门的审评审批和生产环节已经并行推进。”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评审部门已经开展了早期介入工作,进入研发、试验的各个的环节,给予建议和指导。例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技术标准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审评中心等实时跟进,确保科研数据符合标准。杨晓明表示:从产业化角度讲,我国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齐全、质量优良、供应保障、且有一部分出口的疫苗生产国家之一;从研发创新的角度讲,通过这三个五年计划实施,以及863重大专项等支持,我国的疫苗研发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相信有效安全疫苗的研发将不会成为“马后炮”。
记者2月18日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该院葛均波院士团队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完成全性能项目检验,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成为首批通过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之一。此前,联合团队已申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急项目,并申报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江苏百世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市人民医院等机构,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于2月5日快速研制成功IgM抗体检测试剂。一期已在江苏、重庆、上海等地完成310例临床验证,特异度99.6%,整体诊断符合率达98.1%。近期即将扩大临床验证。该检测卡适用于血清或指尖血样本,使用方便,即采即测,非专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后即可自行完成检测。检测中,仅需10μl血清或20μl全血,检测时长平均10分钟左右,最短仅需1分钟。据研究团队介绍,IgM抗体检测试剂将大大便利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筛查、交通枢纽的现场查验、企业复工和学校复学前的检查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的肺炎。当病毒感染肺部后,细胞的本能反应是消灭病毒,但肺部细胞本身不具有消灭病毒的能力,需要借助人体的免疫系统将病毒杀灭,免疫细胞聚集在肺部工作,就是肺炎。关注新冠肺炎病情发展的人们可能会发现,新冠肺炎的特点是有些病例可能前两天病症较轻,但后期突然加重,这可能与病人感染和导致炎症风暴有关。当人体感染了病毒之后,细胞会将含有病毒信息的碎片展示在细胞表面,告诉免疫系统:“我已得病,请速来侦查”,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来消灭被入侵的细胞,以阻止病情的蔓延。这种博弈在人体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免疫系统始终维护着人体的“和平”,这是在复杂的生物进化中形成的一种防御机制,使得一切的生物反应都在一个动态可控的平衡当中进行,直到遇到了强敌——比如新型冠状病毒。炎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当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的时候,这种反应就会激发出来。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红肿、发热、疼痛。当然,炎症的出现一般是局部反应,当炎症再重一点的时候,就会伴有全身反应:发烧、白细胞增多等。局部红肿的原因是局部的血流增大,液体增多,人体血液循环的加快可以带来更多的白细胞,它们从血管中进入组织杀灭病原体;同时
血液循环带走更多的代谢废物,清除异物和细胞碎片。有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发炎的地方总是烫烫的,这主要是由于对抗入侵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细胞的代谢就会增强,不断产热。细胞因子,一把双刃剑当然,除了表面现象,我们还要了解一下炎症发生跟深层次原因。免疫系统感受到了外界的入侵时,免疫细胞会分泌细胞因子——用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动员免疫战斗力的蛋白质。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强弱可以可以由病毒的数量、毒力和人体的自身免疫力有关。
细胞因子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促炎症细胞因子,他们可以帮助激活很多种免疫细胞,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类是抑炎型细胞因子,顾名思义,他们能够激活某些细胞调节炎症反应综合第一类细胞因子的效应。其实它们两个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共同维护人体稳态。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精确协同,当炎症开始的时候,唤醒更多正在沉默的免疫细胞,加入清除病原体的行动中来;到了炎症的后期,病原体已经清除得差不多了,于是促进了大量的免疫细胞的消失。使炎症反应可以及时地消散,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发生,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当然,这个机制付出了一点点代价——过强会损伤机体细胞。细胞因子就像一个通讯员,把机体内分布在其他部位的备用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吸引到病灶部位,这些细胞要杀死入侵病原体,但过度的反应不仅杀死了病毒、细菌,也损害了正常的细胞。炎症风暴来临当病毒过多或者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时候,免疫因子的平衡将被打破。随着病毒的不断蔓延,最终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体细胞半岛全站,而身体开始为了求生“孤注一掷”,在这最后一搏中,细胞启动了“炎症风暴”(也叫细胞因子风暴)。炎症风暴使免疫系统“火力全开”,不惜一切代价“背水一战”,为了消灭入侵物产生了更多的细胞因子,不断刺激更多免疫细胞,聚集到产生炎症的部位,炎症风暴会造成免疫细胞的过度损伤(自杀式攻击),同时过多的免疫细胞和组织液可能会在肺部积聚,阻塞空气进出,并导致死亡。甚至免疫系统越健康的成年人炎症风暴对身体的伤害越大。炎症风暴发生后,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情往往急转直下,不仅导致肺部的损害,还会引起肾脏、肝脏、心肌等等的损害。
如果收治的病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等,在炎症风暴作用下,很多病人引起多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这在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同时,炎症风暴这也被认为是1918年流感大流行、2003年SARS非典、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以及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中病毒致死的原因。终极武器,ECMO治疗炎症风暴首先需要用高压氧气,使肺里面不要有大量渗出,保证病人肺部的呼吸。同时需要使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这也是非典时期大量使用激素的原因),使用激素药物的本质是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反应不至于过于强烈。当炎症风暴引起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人体肺部的氧气含量已经非常低了,随时会危及人体生命,这个时候就用到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人工肺」。ECMO的主要原理是把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体内,用于供氧,暂时替代心肺功能。简单说就是把不堪重负的心、肺暂时替换掉,它的功能是让人“先活下来”,而不是“治病”,更不能“杀毒”。ECMO的使用可以给医生抢回些时间去处理炎症风暴,据数据显示,治疗的成功率为41.4%,但面对肺以外的多器官衰竭也无能为力了。所幸的是,与病毒的对抗中,医学也在不断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一定会更多次赢得与死神赛跑时的胜利。
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引发中国学者的广泛质疑。18日,多位中国专家联名在《柳叶刀》线上平台刊发文章,对新型冠状病毒命名提出了建议,呼吁将病毒命名为HCoV-19(“2019年人冠状病毒”)。在《新冠状病毒需要一个不同的名字》(A distinct name is needed for the new coronavirus)的文章中,高福、石正丽、谭文杰等七名专家提出,SARS-CoV-2这一命名具有误导性,此次引起广泛国际关注的流行病毒应有其独特名称。世界卫生组织(WHO)最初将新病毒临时命名为2019-nCoV。2月11日,世卫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的缩写。当天,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在bioRxiv上发布手稿,确定新病毒属于现有物种,即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其中建议,在对相关冠状病毒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2019-nCoV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即“SARS-CoV-2”。中国学者在18日的文章指出,SARS是疾病名称,新病毒命名为SARS-CoV-2实际上意味着它会导致SARS或类似疾病。而新病毒是一种天然病毒,不同于所有其他SARS样或SARS相关冠状病毒。新病毒在生物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面与SARS病毒截然不同,该命名对病毒学知识不足的科学家以及大众而言将产生误导。另外,新名称也与疾病名称COVID-19不一致。中国专家呼吁,这一引起国际关注的流行病毒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特名称。文章称,COVID-19仍在发展中,有专家认为新冠病毒可能演变为低致病性、高传播性冠状病毒,可能会出现反复的季节性流行。如果是这种情况,则SARS-CoV-2这个名称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对疾病流行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造成人们对SARS再次发生感到恐慌,导致旅行和投资下降。人们可能还认为,新冠病毒在爆发结束后像SARS一样,不会重新出现,可能会失去警觉。文章建议,基于特殊的临床、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不确定性,为避免产生误导和混淆,并帮助科学家和公众更好的进行交流,建议将SARS -CoV-2重命名为“2019年人冠状病毒”(HCoV-19)。这一名称可将新病毒与SARS病毒区别开来,并使其与导致的疾病名称COVID-19保持一致。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官方网站介绍,当新病毒造成疾病暴发时,有三个与病毒和疾病相关的名称需要命名:疾病名称、病毒名称(常用名)和病毒分类名。疾病命名由WHO决定,病毒分类命名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决定,病毒的一般俗称是相关病毒专家们决定。针对SARS -CoV-2命名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没有证实这是(最终)结论命名”。据悉,最后的定名需要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开会正式决定,其冠状病毒研究小组或将在今年6月开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010110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