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中国江苏网9月14日镇江讯 被帕金森病支配的74岁的患者周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有幸告别“颤抖”模式。
据介始,患者周女士12年前左手出现不自主的抖动,伴有动作迟缓、肌肉僵硬等症状,被确诊为帕金森病。近两三年来,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左上肢波及到双下肢,仅有右上肢还没发生抖动,打听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通过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专程来到神经外科求诊。
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波,副主任医师陈宝敏联合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学忠及主治医师陈思远等,在综合评估病情后,认为其符合“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俗称脑起搏器植入术(DBS)相关指征,给出了治疗方案。据介绍,DBS的原理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高频电刺激到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电刺激信号会干扰异常神经电活动,将运动控制环路或紊乱的神经递质恢复到相对正常的功能状态,从而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硬、迟缓等运动障碍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术后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减少药物服用的种类和剂量,从而降低药物带来的副反应。
术前,周女士头部安装立体定向头架,进行头颅CT扫描。然后通过手术计划系统将头颅MR图像与头颅CT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精准找到需要进行手术的神经核团半岛全站。要在直径约5毫米的脑核团正中央,贯穿直径仅1.5毫米的电极,且在看不到的情况下完成,难度可想而知半岛全站。经过精确计算,反复核对,最终明确目标靶点坐标,通过立体定向仪及电生理导航将颅内电极准确植入预定神经核团靶点,刺激器顺利安装。术后周女士恢复良好。一个月后,她来到医院开机程控,经过两次调试,肢体抖动明显改善半岛全站,活动手指、蹲下身体、走路等动作都能顺利完成。“我就像得到新生一样。”看到自己的病况得到极大的缓解,她激动不已。
据介绍,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病,药物“蜜月期”之后,药效下降。患者只能加大药物剂量及增加药物种类,药效维持时间变短,生活质量明显下降。DBS手术有望成为该阶段患者的第二个“春天”,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切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传统技术手段相比,它的优势在于微创、精准和可调控,术后可以依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实时调控刺激参数,实现调控效果的最优化,因此也被称为“电子药物”,是神经科领域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该患者此次DBS手术的顺利开展半岛全站,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目前,是全市率先开展此项手术的科室。(郑医轩)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半岛全站、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被帕金森病支配的74岁的患者周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有幸告别“颤抖”模式。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