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李艾琳)新时代如何培养“新医科”人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在中山大学医科从医从教40余年,对“新医科”人才培养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新医科”人才应是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具备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领域前沿问题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为此,作为中山大学第七临床学院半岛全站,中山七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一体规划、一体发展,共同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
让临床医生走上基础课讲台,同时请基础课老师走进临床,这种“双走进制”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半岛全站,践行以临床胜任力为核心的医学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以优秀的老师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中山七院有多位临床医学专家担任基础医学教研室主任,推动临床教师与基础课老师一起教研、集体备课。临床医生参与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让基础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使学生通过临床案例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推动医学院基础教师走进医院临床,对临床病例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建立“临床+基础”双班主任制和研究生双导师制半岛全站,是中山七院“新医科”人才培养又一项重要举措,促进医疗与科研能力全面提升的医学人才培养。另外,医院践行中大医科“三基三严三早”教学传统半岛全站,鼓励优秀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2021年至今,医院已与中山大学医学院联合开展了4届“新医科”夏令营和冬令营,培养学生189人。
以“医”为目的,以“工”为手段,高水平的“医工”融合,是推动医学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培养医工复合创新型人才,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医疗相关信息技术等重点产品,实现医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是当前及今后医工交叉特色教育的长远奋斗目标。
目前,中山七院与中山大学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智能信息学院等合作开展多个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已有多届药学、公卫、生物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中山七院开展临床轮转交流学习并取得良好成效。医院教学团队根据各个专业特点,为各专业个性化设计轮转计划和实习大纲等,促进基础与临床相融合,引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理论知识、方法融会贯通,实现在学术研究和思维上的创新。
在2023年4月22日举办的中国南方医学人文大会上,何裕隆院长指出:“好的医疗,一半是技术,一半是人文。”
建设人文医院是中山七院的建院目标和发展愿景之一,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领军人才。中山七院成立了国内首个由医院设立的医学人文教研室、临床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和医学人文部,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营造良好医疗环境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出发点,聚焦医学人文教育培训、学科建设和学术期刊建设,以安宁疗护半岛全站、医务社工、志愿服务和员工关怀为主要抓手,推动医学人文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探索“医文融合”新模式。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