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创新转化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医疗界的一个主旋律。”6月17日半岛全站,第三届北医三院骨科论坛在京举行。论坛设高端访谈环节,以“团队·转化”关键词为主题,由大会主席、北医三院骨科主任李危石教授、副主任蔡宏教授对话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唐佩福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张长青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首席科学家田伟院士、南京鼓楼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邱勇教授、北医三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教授。
每个医院骨科科室发展的基础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半岛全站,即科室带头人要有担当和远期抱负。作为科室发展要有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核心。科室主任要让大家觉得能够有所依靠半岛全站、有所发展,并且愿意跟着你走,这是非常重要的。换句话说,科室未来能走得多高、走得多远,科室主任的人品、技术、学术代表性都很关键,缺一不可。
从科室发展和规划来看,作为科主任,在10年或者20年以内,要把科室带到什么水平,解决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样的层级,始终要在考虑范围之内。要在明晰的规划基础上,建专业、引人才和发展技术。
科室发展要注重模式创新。北医三院第三任骨科主任党耕町教授率先将骨科划分为脊柱、颅椎、颈椎、腰椎、创伤、关节六个专业组,拓展学科发展新模式,让年轻人尽快成长;此外,科室的专家都有价值体现的诉求,科室也需要协调资源来予以支持,进一步拓展渠道形成不同的项目组,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首席科学家田伟:重视医工企结合,打破政策“玻璃门”
作为践行医工协同创新的典型科技成果,田伟院士以北京积水潭医院历时十余年通过医工协同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例,提到创新转化需要医工企三方的紧密结合。田伟院士提到,从医生的想法变成一个工程的样机到最后商品化,这其实是需要医工企三方密切合作经历两次艰难创新的过程,必须要克服三个层面的难题。
第一个难点就是医生层面。医学创新和转化源头在于医生的重视和钻研。临床实践虽然重要,但我国医生普遍临床工作繁重,每周七天,每天平均14小时的工作让医生精疲力尽,对于临床问题的发现和深入研究严重不足,有深度的原创性的创新和转化就很难形成,实际上,我们的创新和转化多数都是模仿和小处改进。原创动力不足。从医生角度讲,创新转化需要时间发现问题和独立深入思考,需要科学验证。这些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另外,转化的初心要从兴趣和临床问题出发,而不是一开始就带有功利的想法,才能踏实地潜心研究出有价值的东西,否则很难做到真正的创新;
第二个难点,医生、工程师、企业的专业各不相同,互相都不应该轻视和误解可以取代对方。三方专家长期的信任合作,深入的交流和联系至关重要。要想成功完成转化,就不能忽视各领域之间所存在的信息跟专业壁垒,反复耐心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一开始确定好三方的责权利也非常重要。否则,转化中途夭折或者无法最终成为有用的商品就会成为常见的结果
第三个难点是创新转化需要政策的连贯性。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方针是明确而坚定的,也投入了大量经费。但是在具体执行层面还存部门间制度和链条不够连贯问题,创新设备和器械,特别是高精尖的领域,原研的产品因为研发成本高,初期价格必然较高,在使用端和支付保障端就存在很大困难和疑虑半岛全站,甚至不愿意支持。这使得我国真正自主研发的产品落地推广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总的来看,政策现在是前面很热,后方很冷的现象,虽然各有理由,但是需要对自主创新转化有整体的顶层设计和统一思想,特别是使用端和付费端要把高端自主原创和低端仿制产品区别对待、大力扶持国产的自主研发的高精尖领域的创新产品,特别实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原研药领域要重点扶持。因此,要打破政策“玻璃门”,让医学创新成果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蓬勃发展,良性循环,做大做强。
骨科发展到现在已有280年,回顾历史,为什么在近几十年才进入发展快车道?实际上骨科医生的努力是一方面,但是更主要的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也要找到先进技术与临床难题的结合点。
在遇到临床难题和瓶颈时,我们碰到了3D打印的技术,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研发团队,并研发出第一代产品用于枢椎肿瘤切除术后的重建,收到了非常好的疗效反馈。3D打印作为一种医工结合的技术,其应用在医学领域,最大的价值就是解决临床的治疗问题。
实际上,医学领域的创新应该是有温度的,要考虑到病人的需求,考虑怎么在提高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医疗效果并加速病人康复。当把病人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可能会有更多的“创新冲动”,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想法,这样的创新才能落在实处,才是最有价值的半岛全站。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