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在高校的课堂上,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老师”,他们不能言传但能以身而教,他们是医学院的“大体老师”。顾名思义,“大体老师”是对供教学科研使用遗体的尊称,是医学生认识和学习人体生理构造的引路人。
而昨日在省肿瘤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对疾病终末期病人特设的病房)里,年仅24岁的医学生郭渊(化名)病逝后,父母根据其生前遗愿将他的一对眼角膜捐献给南昌新视界眼科医院的2位患者,使之重获光明,并将他的遗体捐献给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院供教学和科研使用。
时间回溯到2年前,当时郭渊正在九江学院医学院就读大二,但一次腹痛将他送进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我们从老家吉安赶过来,才得知孩子被确诊为癌症。”郭父回忆道。
由此郭渊开始了与病魔漫长的斗争,“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内省外的大医院我们都跑遍了。”郭父告诉记者,在经过2年的化疗和相关手术后,郭渊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在今年9月份入住省肿瘤医院,并于昨日病逝。
“孩子是学医的,所以了解捐献的意义,我们也理解,甚至早在去年就主动帮他在器官捐献网站进行了登记。”记者向郭母了解到,郭渊不仅早早地就进行了器官捐献登记,还在忍受着无尽病痛折磨的同时,悄悄地为山区的孩子做着一项爱心捐助。
该院肿瘤综合内科主管护师李艳告诉记者,在10月某日的深夜,她看到躺在床上的郭渊嘴里碎语着“捐”、“捐”、“捐”。李艳说,当时他的父母还以为他是说捐献遗体,后几天父母翻阅郭渊手机时才得知,他所说的“捐”是指每个月都要固定捐献50元给山区的孩子,“为了治病,我们家背负了30万元的外债,而他在学校得的奖学金也全部捐出去了。”郭父回忆起此事眼眶泛红,其妻子亦如此。
在今年8月份被诊断为癌症多发性转移后半岛全站,郭渊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他却依旧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态度,就连该病房的医护人员也深受感动半岛全站。“他是个积极向上的人,尽管在癌症晚期的病人都会伴有剧烈病痛,但他的笑容总是很灿烂。”该院肿瘤综合内科经管郭渊的主治医师余婷告诉记者。
“我一直认为毫无保留的捐献是极少的,所以能做出这种选择的人很值得敬佩半岛全站。”余婷告诉记者,这是该院安宁疗护病房成立近一年来,第一例遗体无偿捐献者。
10月2日,郭渊在父母和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度过了他人生路上最后的生日,以前他的生日一直过得比较平淡,可这天医院给了他一个惊喜,也是他生前过的最满意的一个生日,“身患癌症的他不能吃任何食物,入院来只能依靠深静脉输注营养液维持健康,但生日当天半岛全站,他破例吃了几口蛋糕。”该院肿瘤综合内科住院医师简艳对记者说。
最令简艳印象深刻的是,郭渊入院时对她说的第一句线年,一生未有所建业,我希望在我的生命走到尽头时,能把我仅有的身体无偿捐献出去。”
昨日上午8时15分,郭渊心脏停跳,瞳孔放大,被确认为临床死亡。经过该院医护人员的评估,郭渊的一对眼角膜、遗体可供捐献。郭渊原本的想法是将所有器官都捐献给其他人,但受其病情所限,未能全部如愿。
中午13时,家属在南昌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签署了相关的捐献文书,随即遗体器官捐献手术开始。仅半小时后,手术结束。“手术很成功,我们摘取了一对眼角膜,可供两个人点亮光明。”新视界眼科医院万阳燕医师对记者说道。郭渊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时改变了另外两个人的命运,传递了人间大爱,而他所留下的,远不止如此。
在两百公里之外的吉安,一辆救护车疾驰而来,郭渊的遗体就通过这辆车被送往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院,制成“大体老师”供医学生学习人体生理构造知识。该校的王老师告诉记者,郭渊是该医学院接收到的第30例无偿捐献遗体者。在昨日17时,遗体平稳送达。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江网(dajwjx)”和“手机江西网(jxrb_jxnews)”半岛全站。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