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的《医学参考报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频道》、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新华网健康频道与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组成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十大新闻事件评选专家委员会,甄选出2017年度中华精准健康传播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十大新闻事件。公布如下:
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华医学会联合有关单位发起的中国“百千万亿”平安精准健康工程,即建立数百家精准健康基地、培养数千名精准健康传播导师、架设数万个精准健康平安驿站、惠顾数亿国民精准健康百姓的民生安康事业于2017年12月2日在杭州举行的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健康中国高峰论坛”上正式启动。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等国家相关部门及协会领导与工程发起人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立祥等出席启动仪式。该工程旨在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推动构建个人、家庭、社区、城市平安健康管理体系,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级刊物——《医学参考报·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频道》于2017年度正式创刊!《医学参考报》理事长兼总编辑巴德年院士为王立祥教授颁发主编证书。《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频道》秉承医学常识、模式、人文“三结合”的教育方针,践行分病而治、异病同防、未病先控“三病观”的防治方略,落实生命、疾病、保健“ 三全程”的整体方向,通过治愈之病、缓解之症、抚慰之情的“三医经”的系统方法,统筹运命预测、运势预警、运算预控的“三预论”的全防方案。通过与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以及从事全科医学与健康的诸位专家一道举起全科医学这个“纲”,贯穿精准科普这条“线”,编织人民健康这张“网”,藉以建立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这个“体”,为助力“健康中国”、全面实现小康而奋斗!
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办,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医学参考报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频道》、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承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导师培训班》在武警总医院隆重开班。李殿仁、姚宏文、金大鹏、王发强、郭渝成、周赞、姚军、樊代明、白岩松、王立祥、孟宪励、苏婧、李静、史江南等专家在培训班上授课。课程通过研究运用健康传播学理论,融汇多学科跨领域聚焦人生健康发力,深耕健康传播资源、细作健康传播途径、感染健康传播受众,打造以人类文明健康为目的的全链环精准健康传播科学普及体系,迈向了精准健康传播持证上岗的新时代。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隶属于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由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健康管理和健康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组成,是培养健康高层次人才、开展国民健康文化研究、政策咨询、标准制定的全国性、国际性、学术性机构,将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共铸物质健康文明、精神健康文明、身心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三文”宗旨,实施创建健康文化“立言”指南半岛全站、创造健康文化“立基”事业、创新健康文化“立众”工程的“三立”战略。新当选的主任委员王立祥教授表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将会同有识之士一起传承腾龙“向上”健康文化、融汇黄河“向善”健康文化、铸就长城“向信”健康文化,共建新时代健康文化圆梦家园。
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2017大健康论坛暨中国健康文化大会上,国内首个《国民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指南》发布,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卫计委、总医院、武警总医院、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医学参考报社、中国科协科普出版社、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清华大学、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权威部门院士专家学者,共同为我国首部《国民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指南》揭幕。《指南》就如何改变我国目前健康传播中碎片化、片面化等问题,专家们为此开出了良方。随着《指南》的发布,将从源头上根除虚假信息滋生的土壤,帮助公众精准地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配合相关部门遏制健康传播领域的谣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运用精准健康知识的需求,为全民健康实现全面小康而服务。这是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医学科普传播向精准健康科普传播的一次跨越。
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医学微视特别录制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系列视频,在北京地铁健康专线循环播出,这种别开生面的立体传播普及救生知识,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让人们在乘坐地铁的同时了解生命急救的方法这不仅是在普及医学常识更是为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埋下希望的火种。对于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老年人的心跳骤停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依然很低,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方法使老年人几乎无例外地出现胸肋骨骨折半岛全站,严重影响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对腹部进行提拉与按压,通过使膈肌上下移动改变胸腹内压力,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支持,胸路不通走腹路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就派上了用场。
2017年热播的影视剧《急诊科医生》,在每一集的结尾插入了一分钟左右的急救科普视频片段,这种通过演职演员进行通俗简单的示范, 利用片尾时段有机进行医学科普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专家帮助《急诊科医生》审改剧本,并派出了专业医生、护士团队全程为《急诊科医生》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持,力求剧集中涉及医学专业内容的真实和准确,全方位构建一个真实的医疗常识生态圈。在开展精准健康传播时,切忌使用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用语,而是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明白的语言、方式进行传播,《急诊科医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基于影视内容活灵活现地进行科学普及的模式。
为鼓励更多的医疗专业人员投入到健康教育及科学普及工作中,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国率先把撰写科普文章纳入了2017年度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其中,分别对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市级及以下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开发表的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数量字数等做了相应的要求,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担负起全民健康教育的责任。山西省卫计委的“将撰写科普文章纳入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这一举措正是响应了习主席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首先开辟了从考评机制上对科普事业进行政策导向创新,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山西省率先迈出了重要一步。当然,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开展科普事业,还需要同道们不断思考、创新。
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上《王立祥化万一》获“2017年度杰出科普作品”。该作品从吃、喝、拉、撒、睡、行、扶这些日常生活着手,讲述了“化解万一”,防患未然的一个个真实故事。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半岛全站,CCTV、新华网、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等媒体系列报道。央视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为《王立祥化万一》作序写到: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从不缺乏方向,可很多事儿,要做的时候才发现缺方法。出了“万一”,没能走进急诊室的人更多。如果常识普及到位,让一本又一本化“万一”的好书在众生身边,也许,“万一”就会少一些,也就不那么可怕吧?早年的协和医学院流行一句话:预防比治疗好一百倍。我们也该拿出一些时间,去了解更多化解“万一”的医学常识,并身体力行,为自己的生命上一个不怎么花钱的“保险”。这样,便对得起王立祥们的工作与期待。其实,也更对得起自己。
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是由我国40多位医学院士发起,由半岛全站、、等国家领导人批示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由国务院协调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半岛全站、财政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并组建了《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工作委员会具体落实。2017年《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灾难医学》发行,该书由我国急诊医学奠基人、南京大学终身教授王一镗主编,是研究灾难紧急医学救援和医学准备的学科。其内容包括伤员搜救、紧急救治、卫生防疫、疾病防治、心理救援、康复和灾前准备、防灾标准、预案制订、教育训练、科学普及等,贯穿灾难全过程,从灾前准备、灾时救援到灾后恢复。是一部践行灾难救援“三七”理念的上乘之作。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