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4月10日,2021医学界价值医疗大会·暨第二届泰山奖颁奖仪式在上海顺利举办。在会议的最后一个压轴圆桌论坛上,“医学界”宣布重磅消息:“医学写作者沙龙”正式成立!
4月1日是医学界传媒创办9周年的纪念日,9年间它历经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但创办者的初心不变,即要做优质的医疗健康信息传播者。
这些年,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爆炸时代来临,但价值医疗的理念在医药实践过程中远未深入人心,优质医学信息仍然是稀缺产品,我们实际上处在一个后真相时代。
“医学界”借助“泰山奖”颁奖机会,正式开启“医学写作者沙龙”计划。我们期待通过对话、理解与传播,共同为公众带来优质的医疗健康信息,实现医学界创办者的初心,这是一个长远计划的开端。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让中国优质的医学信息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此次“医学写作者沙龙”圆桌会议由《中国新闻周刊》主编安然主持,嘉宾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亚东院长、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新民周刊》胡展奋主任与《中国新闻周刊》钱炜主任。
当医疗界资深专家遇到新闻业大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此次圆桌会议上,受邀嘉宾围绕优质医学写作展开精彩对谈,以下为主要内容:
主持人安然:首先我想问一下葛均波院士,据我所知,您在每个月设置了媒体见面日,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葛均波:不是媒体见面日,而是每周都有的我称作“心闻周刊”的栏目。因为很多医生没有时间读文献,所以我们在每周五会把过去一周发表在三大医学杂志上的与心血管有关的临床研究、心血管四大杂志上的与心血管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一个解读。这样医生们在周六早上利用半个小时就能了解到领域内的新动向。
安然:葛院士做了一个“心血管新闻周刊”。我想问一下刘院长,就你在美国长期从事科技报道的经历而言,科技报道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医疗科技报道。在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健康新闻也越来越重要。那么国内外医学新闻报道或者医学写作有哪些主要的差别,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刘亚东:我在美国工作了5年,医疗领域做过一些报道,但并不是非常多。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报道是关于1997年辉瑞新药伟哥上市,文章名字叫做《伟哥风靡美国》,这是我比较自豪的。我也做了一些其他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报道。
就医疗和医学报道而言,没有国外和国内的差别,要求都是一样的。但是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媒体发展时间长,报道成熟、规范,不像我们在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的漏洞。就如何做好医学和医疗报道,这本身是不分国籍的。
医学和医疗报道与其他领域的报道相比,存在一些特别之处。这对写作者和传播者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我觉得主要是几个方面:
第一,与医疗、医学有关的报道,通常有比较强烈的需求导向。关注医疗和医学报道的人,往往因一种新药、新的医疗技术或新的医学进展与自己有关,例如自己或亲属患有相关疾病。因为强烈的需求导向,患者对这些报道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我们国家是不是能造出半导体芯片这些新闻。
很多情况下,公众对其他领域的报道信任度较低,但是他们对医学报道会倾向于相信。这样的倾向对传播者来说较为有利,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要想欺骗的话,公众很容易上当。这就对医学报道者提出了更高的新闻操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要求。这是医学报道有别于其他报道的第一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医学和医疗有区别,且与其他领域高度融合。例如,药厂开发一种新药既是技术,也是医学的新探索。这种特点就决定了写作者和传播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我国由于历史文化等种种原因,公众的科学素养比较低,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半岛全站,所以以一种科学精神来做好医疗报道和医学报道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医学领域是一个古老行业,也是一个全新行业,天天都有新变化,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义生命成为可能。比如基因技术的发展颠覆了我们以往对疾病的认知、甚至是命名,我们过去定义的一些病,通过基因角度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要求写作者、传播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安然:接下来想问一下刘建民教授,严肃医疗信息如何非常有效、准确地在大众当中传播?
刘建民:在每年的“世界卒中日”,我们都会进行媒体沟通和公众宣教。我一直觉得在医疗行业,不论是做研究还是救治,医学技术只占很小一部分,而患者自身的行为非常关键。技术往往是成熟的,但是患者能否最快治愈、怎样不发病半岛全站,起最大作用的,并不是医生,而是媒体和政府。
一个医生,一天可能只看10个患者,开10次刀。但如果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些信息,一支笔便可以救10万个患者。
如何让患者一发现自己出现语言障碍、一侧肢体无力、讲话不清楚等等症状,马上就联想到卒中?宣教很简单,三个知识点就可以救大量的病人。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上海和北京,80%~90%的患者发生卒中后,抵达医院时,都已经超过了时间窗口。因为他不具备最基本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过去几十年中就已经研究清楚了。
所以,我经常觉得,作为媒体人,对大众的宣教应该是常态化的,有计划的。就像大家说的,一句线遍,大部分人都知道了。此类知识需要不断重复。
对一种疾病来说,除急救外,一级预防也应加强宣教。周四,我碰到过一个29岁的患者,硕士毕业,高血压整整9年了,高压170~180,低压110,一直没有吃药,上周发生了卒中。我问他不知道(卒中风险)吗?他说不太知道,血压高没什么感觉。
高血压在我国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都非常低。如果高血压被控制好,整个卒中发病率可以降低14%。这是已经固定下来的知识,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了。
如何进行宣传?我们需要媒体,我们的一级预防需要比急救更长时间的宣教。因此,媒体在健康知识宣教这件事情比医生、医疗机构更加重要。
最后,欧美顶尖媒体会固定地去刊登重要医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我觉得我们重要的媒体也应该这样做,让大众养成关注健康知识和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的习惯。
安然:更优质的医学报道应该是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能够把医学思维方式传递给大家,因为医学有一套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思维逻辑。想请问胡展奋先生,你在实践当中有什么体会?
媒体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医学科普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但一直存在一个问题。用新闻专业语言来说,即报道总体的平衡性不够,负面东西说得太少了,或者说报喜不报忧。
以前我对这个问题不了解,现在我有新的看法。上海卫生局前几年编了一本书叫《医学不能承受之重》,这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我是媒体人,在我参与的报道当中,10篇有9篇都在歌颂医学伟大的成就,这当然是应该的,给大家信心和光明。但是,报道的总体平衡性很不够,负面东西说得太少。
后来我参与了大量调查,发现在伤医案中,当事人居然对我说:“到医院哪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呢?医生当然应该可以解决。人类能上火星、进入纳米时代了,为什么我的病看不好?只要医生用心投入看,哪有看不好的?”
很多读者、患者居然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让我吃惊的。这件事情,媒体是有责任的。媒体给大家医学那么伟大的感觉,这没错。但是医学的无能、科技的死角呢?
长年累月大量歌颂式的报道偏废了平衡性,给大众造成了巨大的错觉,这是很多“杀医案”的原因。医学不能承受之重,我们患者知道的还是太少了,这是不能解决的。
我曾经参与过一次关于血吸虫的报道,公众一直觉得这个病已经解决了,我要遗憾地告诉各位,直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因为要消灭钉螺这种生物并不容易,我们只能从防疫上倒过来做半岛全站。人类和疾病、自然的斗争是长期和艰巨的,媒体有责任平衡报道。
安然:非常感谢胡展奋先生的发言,指出了医学的局限性,以及新闻报道要做好平衡性。接下来问下钱炜女士,在从事医疗报道的过程中,你觉得最需要来自医学专家的哪些帮助?
钱炜:非常感谢这个问题。今天葛均波院士提到了心梗,如果说现场有人发生了心梗,我们这时候做一个科普,可能比平时参加一个活动做的科普效果要好很多。因此媒体因为热点问题主动找到你们的时候,千万不要拒绝。
第二,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说,传播技巧非常重要。医学专家专业的医学理念其实也要包装,让它更加通俗易懂。
从传媒的角度来说,专家审稿后,会把稿子改得“面目全非”,加了很多看不懂的医学名词。我们双方可能都需要往中间站一站,在不影响准确的大前提下,有很多科学术语是要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的,这就是所谓的“讲好故事”。比如说当下的网红医生张文宏,他可能就比较懂传播策略,把很多高深的传染病的概念传播给大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在专业报道越来越细分的情况下,记者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如何取得专家信任,和专家更好地沟通,不仅要向医学专家提要求,记者也要提升自身的水平,做一个很好的自学者。
安然:我最后想请葛院士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您对新闻界报道有什么总体评价,比如说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做得不错?第二,您对医疗行业专业人员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传播意识,有什么样的建议?
葛均波:我提两个问题,现在大部分医疗行业的专家们对媒体的印象不是太好,可能是因为信息传递不够准确,让读者误解了。
比如典型的“缝肛门”事件,我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分娩的时候,为防止撕裂,一定会侧切的,侧切之后要缝住。那篇报道一看就不专业,有点起码医学知识的人都会说不可能的。所以新闻报道一定要专业,要有新闻操守,不能乱写。
第二,医疗技术和沟通能力是一名好医生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两者不可偏废。希望医学专家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基础上,学会与媒体、患者沟通,最好不要让矛盾激化成一个新闻事件,谢谢大家。
为了让准确的医疗信息更好地传递给公众,更好地助力中国的价值医疗,“医学界”借助“泰山奖”颁奖机会半岛全站,正式开启“医学写作者沙龙”计划。我们期待通过对话、理解与传播半岛全站,共同为公众带来优质的医疗健康信息,实现医学界创办者的初心,这是一个长远计划的开端。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让中国优质的医学写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沙龙初步计划举办不定期活动,邀请医药科技、产业、政策、新闻媒体界的专业人士,针对设定的各类主题,对医疗健康新闻、医药科普写好者进行创意、写作、传播等方面技能的培训与探讨。通过跨领域的交流,努力提高医疗健康领域的写作水平,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医疗健康题材的文章。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