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2018年5月,《艾滋病医学》杂志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牵头完成的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与欧美相比,中国艾滋病患者服用每日600毫克剂量依非韦伦时血药浓度偏高。在体重大于60公斤的患者中,血药浓度高于治疗窗浓度(理想治疗浓度)上限的占四成,而体重低于60公斤者血药浓度高于理想浓度上限者占五成以上。血药浓度超过治疗窗浓度高限,增加了神经毒性、血脂升高等副反应风险。由此,研究团队提出,中国患者尤其是体重小于60公斤的患者,依非韦伦服用剂量应从每日600毫克减至400毫克。近日,根据这项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国方案”,被写入《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并指导了200毫克规格依非韦伦中国仿制药的生产,成为传染病专项“十三五”阶段性成果之一。
延伸阅读:依非韦伦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全球发展中国家正在使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线配伍方案中的一种药,为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世卫组织指南迄今沿用欧美曾用了10年的推荐剂量每日600毫克。该药从2008年起纳入中国免费治疗目录,目前有近60万名中国艾滋病患者正在使用。因此,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团队通过研究依非韦伦对中国患者的个性化疗效、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发生机制等,进一步优化抗艾治疗“中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不仅能帮助我国患者减少肝功能异常、头晕、失眠及血脂升高等毒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而且能节约大量治疗费用。受该研究成果指导,200毫克规格的依非韦伦国产仿制药已大批量生产并上市,截至目前,已有5万余名中国患者开始服用。
2018年3月,《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曹雪涛领衔团队的文章。该团队联合海军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岩梅、刘秋燕和侯晋课题组以及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等单位,通过系统分析晚期癌症宿主器官中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在脾脏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为Ter细胞的新型红细胞样亚群,Ter细胞能大量分泌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入血并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将晚期癌症宿主脾脏切除或注射artemin抗体可抑制癌症进展并显著延长宿主存活期。同时,团队通过肝癌患者临床样本验证了artemin作为患者预后判断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延伸阅读:长期以来,对于癌症发生发展机制和诊断治疗的研究往往集中于癌细胞本身或者瘤体微环境,对于原发瘤体之外机体远端器官异常在癌症侵袭转移以及恶性进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全身性变化,例如贫血以及精神应激伴随恶性进展的机制认识尚不清晰。该研究动态分析了癌症宿主器官中细胞异常变化半岛全站,创新性地从晚期癌症肿大的脾脏中发现新型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神经因子,为癌症预后判断和干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丰富了人们对于癌症全身性异常变化促进恶性进程的认识,揭示了原发瘤灶能够利用远端脾脏产生新型细胞亚群而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贫血的新方式,提出了切除晚期癌症患者脾脏或者选择性清除Ter细胞和阻断所分泌的神经因子artemin有助于综合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观点。
研究牵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邬堂春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李立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脉耕复旦大学 阚海东
基于大型“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队列,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教授、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等通过合作,在世界上首次通过近50万人的大规模、多中心、长期随访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固体燃料使用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相关研究论文2018年4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公益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团队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研究我国272个主要城市大气状况后,首次在全国层面发现,大气中低浓度的一氧化碳与心血管系统死亡,尤其是冠心病死亡有显著关系。周脉耕和阚海东团队首次在全国层面系统评估了环境温度对居民死亡的影响,估算了各种不利环境温度的疾病负担,并探索了这种影响的城市和人群分布特征,为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提供流行病学基础资料。其文章先后发表于2018年1月的《柳叶刀》子刊和10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
延伸阅读: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国家在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健康影响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希望明确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上述研究建立了我国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典型队列,为相关领域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鼓励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开展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的移动医疗示范。加强临床、科研数据整合共享和应用,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等。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医疗领域热点,在医学影像识别、肿瘤等疾病的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延伸阅读:中国医疗行业长期存在医生资源分配不均、优质医生资源有限等问题。在解决医疗行业痛点、难点过程中,“AI+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近些年,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如百洋智能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医生云平台BSmartD,作为应用级医疗人工智能的综合解决方案云平台,其平台组件智能影像解决方案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多个医疗团队应用,证实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疗效率和水平;平台组件沃森肿瘤解决方案更是让超过4万名患者受益。
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及其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一项集群随机临床试验,即干预卒中护理质量试验。通过研究比较中国40家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管理模式,团队发现,相比常规护理,卒中医疗多元质控和改进干预策略下,医护人员对于高质量循证医疗救治措施的依从率显著改善。在3980名脑卒中患者中,经过12个月的随访,患者医疗质量综合指标提升3.4%,1年新发血管事件下降2.7%,1年致残率下降2.0%。
延伸阅读: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改进临床管理模式、实施质控和干预策略可促使医生规范诊治,从而提升临床疗效,但以往并没有获得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项研究通过巧妙设计,对此进行客观评价并得到阳性结果,证实了医疗质量管理可真实改变临床疗效,或许会影响今后各种临床指南、规范的制定。这一结果提示医务工作者,不仅创新和科研可帮助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合理、规范地使用已有循证医学证据,同样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针对中风等脑损伤导致的上肢偏瘫,提出“健侧颈神经根交叉移位手术”的全新策略。通过手术将健侧上肢颈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神经,避开损伤侧大脑半球,让偏瘫上肢与同侧健康大脑半球相连接,激发健康大脑半球的潜能,在支配对侧健康上肢的同时也支配同侧的瘫痪上肢。该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受创新手术治疗的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Fulg-Meyer评分,手术组平均提高17.7分,对照组平均提高2.6分),肢体痉挛症状显著改善;手术后患者的健康大脑半球出现了明显的功能重塑,从而具有同时控制两侧上肢的能力。研究论文2018年1月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延伸阅读:该研究用临床试验验证了改变外周神经可以诱导大脑功能重塑的新理论,不仅为中风等脑损伤后上肢偏瘫的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拓展了手外科的学科领域,更为人类认识大脑、调控大脑提供了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
2018年10月,《科学》杂志报道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清华大学刘万里两个团队的合作研究。研究通过对2000多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因测序,发现了一种新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基因位点。该位点参与调控免疫性B细胞,携带该异常位点的患者会产生更多的自身抗体来攻击自身器官和组织,患者肾炎、关节炎、浆膜炎半岛全站、血管炎等炎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增加。该研究不仅证实了人体内一种异常的免疫分子是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原因,也为该病的精准靶向治疗提供了全新方向。
延伸阅读:该研究有两项新发现半岛全站。一是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该基因位点在东亚人群中的携带频率较高,而在欧美人群中极少,为我国患者与其他人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存在差异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二是刘万里教授团队将带有该遗传位点的基因敲入小鼠,发现了该位点对调控免疫系统具有典型的“双刃剑”效应。这一系列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位点致病机理的认识,为东亚人群尤其是中国近百万名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自2008年实施以来,经过10年的持续推进取得了累累硕果。与此同时,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近年来持续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诸多创新药物进入快速审批通道,上市进程大大加快。2018年是重大专项厚积薄发、集中收获的一年,8个国产一类新药上市,为满足临床用药需求、降低用药费用、促进公众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8个一类新药为: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安罗替尼、艾博卫泰、达诺瑞韦、马来酸吡咯替尼、呋喹替尼、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信迪利单抗注射液。
延伸阅读:创新药物是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前沿成就,体现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创新与集成。由于历史积累的缺失,我国在医药创新领域一直受制于人,临床使用的创新药物长期依赖外资企业。新药专项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制,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使国家新药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速我国新药研发从以仿制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等10类(种)重大疾病,围绕新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突破一批制约新药创制的核心关键技术,产出一批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创新成果和临床急需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基本形成国家药物创新体系。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研究组联合多个研究团队,开发出可基因编码的多巴胺探针,将荧光蛋白嵌入多巴胺受体,使多巴胺这一化学信号转化为荧光信号,使其具有极高的分子特异性和时空分辨率,结合现有的成像技术即可实时监测多巴胺浓度的动态变化情况。他们开发出两种具有不同多巴胺亲和力的探针版本,适用于多巴胺释放量不同的脑区。利用该探针半岛全站,研究团队检测到电刺激小鼠脑片引发的多巴胺释放,并在活体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的大脑中检测到与嗅觉刺激、视觉刺激、学习记忆、交配行为相关的多巴胺信号变化。这一成果2018年7月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上。
延伸阅读:多巴胺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如多动症、帕金森病等。研究多巴胺的生理和病理作用,需实时检测活体内特定脑区的多巴胺信号变化。然而,传统检测手段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和特异性,往往不能满足研究需求。该探针的成功研发,有望成为研究多巴胺相关神经环路的重要工具,为未来精准医疗和新型药物研发提供新路径。
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2018年7月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意味着该药研制迈过最关键一步。GV-971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不同于传统靶向抗体药物,它能多位点、多片段、多状态地捕获β淀粉样蛋白(Aβ),抑制Aβ纤丝形成,使已形成的纤丝解聚为无毒单体。
该药的三期临床试验是在中国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该药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期间,患者每日口服两次药物,每次450毫克,36周后使用阿尔茨海默症评定量表测试认知变化情况。结果显示,GV-971在认知功能改善的主要疗效指标上达到预期半岛全站,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非常相似,未发现抗体药物常出现的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的毒副作用。
延伸阅读:过去20年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研究领域,全球多家制药巨头先后在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折戟,单抗类药物研发几乎全军覆没。阿尔茨海默症致病机理不清,目前以辅助性治疗为主,尚没有彻底治愈该疾病的药物。我国约有1000万人被阿尔茨海默症困扰,患者数量居世界之首。此次研发的新药GV-971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塑机体免疫稳态,进而降低脑内神经炎症,阻止阿尔茨海默症病程进展,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带来一缕光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联系我们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