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在去年公布的“2021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年榜”中,毕业于我校的医生莫壮伟,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榜上有名,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等部门的表彰。
毕业于我校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病原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易玉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自愿加入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成立的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小组,2020年春节第一时间赶往实验室参与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攻关。2021年硕士毕业后,她仍奋战在抗疫一线从事病毒检测工作,不怕苦累,24小时待命,经常需要深夜或凌晨赶往实验室,通宵检测,为的就是确保第一时间上报最准确的结果。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始建于1984年的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始终秉承着“诚爱谦廉,勤谨专业,独具一格,爱国爱校”的院训,坚持“人才强院,基础强校”的办院理念,在海医的发展之路上作出自身独有的贡献,培养有情怀的医学人才,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结出累累硕果。
走进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一楼楼道,墙上挂着的一幅幅人体解剖绘图,构思巧妙,精美绝伦半岛全站,是医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也反映了基础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仅仅学习书本知识,而是既注重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又注重人文和艺术修养。
基础医学学科知识,是医学生踏入临床系统学习的根本,是今后从医的知识基石。基础学院瞄准国际医学前沿教育理念和生物医学研究新进展,抓住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立足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和新医科理念,经过十年的探索,形成了热带特色的基础医学课程基础医学教学创新模式半岛全站。
在课堂上,学生以临床案例为引导,主动参与解决临床问题而调动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半岛全站,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辨思维也得到锻炼和提升。在十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基础学院的改革成果:改革班的执业医生考试通过率高达95%,高出普通班26个百分点;考研上线考研国家分数线公布,改革班再创佳绩,考研上线率再创新高。
不仅在考试中,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基础学院也屡创佳绩: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156项。在2021年全国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中,一举夺得中南赛区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并获得全国大赛的优秀组织奖。
坐落在学校校园里的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市民开放,展示科普人体的奥秘以及生命科学、健康与疾病防控知识。2019年,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先进集体奖。
这正是基础学院服务社会的一个侧面。作为生命科学的教研单位,该学院一直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真情服务社会。据了解,基础学院下设的海南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是国家级鉴定中心,也是海南最大的鉴定中心,承担了全省60%的法医鉴定工作;病理学承担第一附属医院和全省基层医院的病理诊断服务;同时“海医-港大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提供的基因测序,为海南新冠病毒基因检测把关;病原学专家为海南疾病防控尤其是流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咨询服务。
正因勇担社会责任,在教学中,基础学院尤其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医德修养。学院与海南省科技厅共同建设了“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与海南省红十字红在金牛岭公园建设了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这两个平台,成为了他们开展对学生的生命观半岛全站、科学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
硕果累累背后,是一支由180余人组成的师资队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这支队伍中,博士学位占比高达60%,教授46人,副教授8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有全国“三八”红旗手,有全国基层样板党支部,有首届全国课程设计创新大赛获奖者,有国家百千万人才称号获得者多人,有海南省各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这支队伍建设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海南省重点实验室,一个海南省工程中心,并与香港大学联合建设了“海医-港大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两个院士工作站和多个院级科研实验室。
在教学改革中,基础学院的教学要素创新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蚊媒传播高致病性登革病毒的形态结构观察及分离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出版了器官系统整合系列教材14部,编写了系列整合实验教材5部半岛全站。近五年,该院教师在全国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个人和集体奖励多达30余项,50余人次。
原标题:《专访 改革创新结硕果 医者仁心育英才--走近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