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本站讯(通讯员 董玥欣 摄影 丁宇)12月2日,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暨教育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101计划”启动会在天津大学隆重召开。论坛旨在通过交流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及成效,谋划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推动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昕煜,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顾晓松在会上作医学教育主题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继辉,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刘云,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主任吴雪梅,以及来自全国4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聚焦医学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分享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硕果。会议由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主持。
王旭在致辞中表示,医教协同是建设教育强国半岛全站、健康中国的深入实践半岛全站,要准确把握医学教育的发展态势,深化医学科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聚焦新医科人才培养主题,共商新医科建设的发展,共促医学人才的培养,为医学教育学科链半岛全站、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融合做出更大贡献。
金东寒表示,天津大学瞄准新时代“大健康”需求,持续加强学科与专业顶层设计,获批全国首个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引领了新医科背景下医-工院校合作办学的新范式。学校将时刻牢记人才培养的初心使命,坚持学科交叉的办学特色,秉持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并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守护人民健康生命健康作出应有贡献。
高斌表指出,医学教育是医学科技第一生产力,卫生人才第一资源,医疗技术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坚持强化医教协同,主动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构建高质量的医师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数字化建设赋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建好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以新医科为统领,加快医学教育改革创新。
陈昕煜提到,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关乎健康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要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半岛全站,探索产学研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为加快建设世界医学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走好医学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之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会上,在王旭、高斌、陈昕煜,以及金东寒、王辰、乔杰、顾晓松的共同见证下,由天津大学牵头的教育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101计划”也正式启动,项目工作组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签署教材出版协议。未来两年,天津大学将依托全国智能医学工程教育联合体,统筹组织国内外相关兄弟高校,建好一流核心课程、一流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打造一支高水平核心师资团队,构建学科融通、学制融通、课程融通、科教融通的长周期培养体系,推动智能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中国方案落地见效。
随后,王辰、乔杰半岛全站、顾晓松三位院士分别以《医学教育的思想、理论、体系、实践需要思考、变革》、《新医科建设北大模式》、《医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为题,介绍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在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和经验。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继辉等,围绕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天津市教委、市卫健委、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教育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101计划”参与高校代表、产教融合企业代表、天津市各三甲医院代表出席会议,天津大学党办校办、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科研院、发规处、质量处、医科建设办公室、医学部医学院、药学院、生命学院、附属医院及医学中心等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大连理工大学22日发布消息称,由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电子大学...
天津市武清区丹佛斯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内,8个同时涵盖变频、定频压缩机新产品的...
凛冬来临,“天大的温度”也如期而至。日前,天津大学举办爱心冬装发放和“水果节...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