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35岁的唐冬梅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她的“数字化耳鸣诊断和康复治疗系统”项目日前拿到了上海市“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创业组的三等奖。她加入了导师李华伟教授的团队,做了国内第一款专业耳鸣诊疗APP,将枯燥难听的耳鸣治疗声通过复杂的计算机数码编程融入音乐,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6万人在使用。在申城的医院,像唐冬梅这样的医生被称为“医工交叉创新人才”,如今,一线医生做发明创造已经成为新常态。
医疗领域的创新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其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都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人类健康为目标。在上海,从医生到医院,对于“医工转化”的态度如今越来越活跃。在眼耳鼻喉科医院科研科主任张圣海看来,医院里搞科研成果转化的氛围“很浓郁”,医院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引入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设立分级人才培育项目,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为研究团队建设构建良好的人才梯队。仅仅是近期收官的“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上,就有全市66家大学及医疗卫生机构的182个项目报名,经初赛、复赛和决赛,共决出12个获奖项目,其中,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一举摘得1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把全市奖项的三分之一收入囊中了。
手握众多项目,唐冬梅虽年轻却已是一名资深的“医生发明家”。她告诉记者,“我已经拿到了7个发明专利、9个实用新型专利。为更多的人送去健康,传递医者温暖,这正是我们做好临床发明家的初衷。”
医工交叉的初衷是解决更多临床需求,而只有医生才知道病人真正需要什么,很多医工交叉优秀成果都是来自临床思考。像唐冬梅这样的医生,在眼耳鼻喉科医院还有不少。“我们这款成人弱视治疗仪,可以在不影响上班和学习的同时,对弱视病人开展双眼平衡训练。”文雯是医院的眼科副主任医师,她开发的“增强现实视觉诊疗设备”拿到了“春昇杯”成长组的三等奖。
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的产出半岛全站,积极打造平台建设半岛全站,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聚焦科技创新的“最初一公里”进程半岛全站,攻克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张圣海介绍,医院依托两大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高水平专科技术行业顶尖,声誉领跑全国。医院先后建立了国家卫健委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和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视觉损害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上海激光与裸眼3D视觉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上海市近视矫治研究中心等多个省市级高层次研究平台。这些研究平台立足学科前沿,依托该院眼科、耳鼻喉科两大优势学科,以感官障碍疾病发病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为重点方向,推进基础研究及重要科学发现向临床医疗需求转化,以解决目前诊疗过程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全市乃至全国范围的大合作、大攻关,产生大效益、大成果。
科研转化是个漫长的进程,医院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聚焦科技创新的“最初一公里”。2018年至2022年五年期间,医院获纵向经费3亿多元,获批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高级别重大、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发表科研论文2059篇半岛全站,其中SCI 1575篇;拥有有效专利295项,其中PCT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75项,此外还获得了十余项省部级科研奖项。医院通过培育半岛全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眼科和耳鼻喉科临床诊疗产品、技术,助力我国企业在抗聋、助听、防盲方向高精尖产业链。
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医院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2019年投入1000万元成立了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推进中心,用于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及新技术、新药研发、转让等培育和推进。“继2020年8月入选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已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通过贯标认证;通过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平台与大院大所和相关知名药械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医成果转化进程。此外,我们还与徐汇TTO平台战略合作搭建知识产权成果衍生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科研成果孵化产出、转移转化。”张圣海介绍。
“近年来,医工转化成为一种潮流,从行业到医院,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们临床医生也可以成为主导力量,因为我们更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文雯表示。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