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支原体肺炎”的话题也一度冲上热搜。根据媒体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每3-5年会呈周期性流行,预防肺炎支原体目前没有可用疫苗,主要是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卫生及环境通风半岛全站,一旦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及时就诊。
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很多孩子家长对此番“支原体流行”就显得更为重视和敏感。日常如何更好防护?学校有无相应的应对措施?孩子是普通感冒还是支原体感染如何区分?不少家长和监护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不难发现的一个现象是,新冠之后,公众对待流行性疾病,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前是“感冒”了去看病就行,至于是什么“细菌性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那是医生的事;而现在,公众俨然人均“感冒专家”,不仅了解(或者说希望了解)细菌、病毒和支原体,什么类型用什么药,有没有相关疫苗可以打,具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是什么等等。
季节性流行病年年有,而公众的认知需求已经大大提高半岛全站,因此,专业、权威和及时的医学科普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及时引起易感人群的重视、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另一方面则是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和恐慌。
就以本次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例,有人很紧张,有人不当回事,也有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对待同一疾病,却存在截然不同的态度,本身就可以说明科学的认知仍有欠缺,相关的科普仍然力度不够。支原体感染以儿童为主,家长对此更加上心、更加重视自然是情理之中,但这并不表示社会可以对此“掉以轻心”,相应防护措施、科普宣传半岛全站、权威解读都应及时甚至在小规模流行多发之前就提前跟上。
专业及时的医学科普应作为疾控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如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半岛全站、构筑严密的公共卫生监测网、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成效显著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把疾病的科普宣传工作也纳入到预防控制体系中,让医学科普惠及更广泛的人群,让每个国民都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在突发的流行病面前不是手足无措、自乱阵脚而是自我判断、准确就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有一天,人们能懂得哪些疾病具有自限性、不用吃药也能自己好,而哪些疾病病程进展极快、及时就医万万拖不得;能懂得同一疾病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风险,哪些人“就算得了也无所谓”,而哪些人“得了可能很严重”;也能懂得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好自我防护半岛全站、自我诊断甚至自我治疗,那便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