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站新冠疫情的暴发,暴露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不足。近日“人文清华”独家专访著名人类学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他特别指出疫情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预防医学,改变以往以治疗为主的医学倾向。
景军教授介绍,预防医学始于17世纪,最初从对职业病的预防开始,当时主要是通过改变工人的工作条件,用切断源头的方法来预防疾病,例如改善封闭空间让空气流通半岛全站,处理污浊的水源,提供明亮的工作空间等。工业革命后, 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也为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
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传染病剧增, 人们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意识到群体预防的重要性,流行病学研究也相继出现。一战后又发展出妇幼保健等内容。
景军教授指出预防医学的根本是减少健康的危险因素,而以治疗为主的临床医学关注的是人发生疾病后,如何把疾病“挪开”,二者有明显不同。
景军教授表示历史上的多个案例证明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后,爱国卫生运动是最有力的预防传染病措施半岛全站,消灭蚊蝇和清理污水等一系列行动迅速改善了人居环境。在仍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了1957年的57岁。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可见当时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医疗模式很有效。
历史证明,预防很重要,即使是面对慢性疾病,预防也仍然很有效,心脏病、癌症都可以预防,这些都要从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做起。
但后来中国的医学发展从预防为主变成了治病为主,出现了偏差。景军教授指出这次疫情提醒我们要吸取教训,重视预防。
景军教授介绍半岛全站,中国原来有预防医学院,但后来撤消,相应功能被放在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里。“非常不好的一件事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既是一个研究机构又是一个政府的技术支持部门半岛全站,就有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它要忙着发表论文,另一方面还要忙着搞疾病监测,在中国政府机构里很少见过这样的。我觉得在它这里应该把工作质的人员和研究性质的人员分开,有一部分就是做研究的,有一部分就是做执行的。这次大疫之后,我觉得我们国家预防医学要做起来,不做起来仅靠治病是治不好中国人的,不把很多生活习惯改了,怎么能够让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下降?不把环境、水源、房子里的污染解决好,怎么能让致癌的东西下降呢?这些都是预防医学的东西。咱们过去20年走了一段弯路,认为医学是万能的,你得病,没关系,我给你治,现在看是错误的半岛全站,还是要防。”
谈及中国预防医学的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景军教授指出:“首先,流行病很重要,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传染病一定要做好预防。第二,对咱们国家长久来说慢性疾病压力太大了,慢性疾病也要做好预防。”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0年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获终身教职;2001年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2005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聘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领域先后包括历史记忆、水库移民、生态抗争运动、儿童饮食养育、自杀及艾滋病;目前研究焦点为涉及公共健康领域的社会和政策议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